“移民村”里的新生活
烟波浩渺的庐山西海,一个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庄环绕其旁;青翠叠嶂的婺源城乡,一幢幢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宿点缀其间……你很难想象,这里曾经是贫困户“扎堆”的穷乡僻壤。
从如诗如画的武宁县城乡,到“龙虾王国”彭泽,从千年瓷都景德镇,到“豫章第一门户”上饶,你不能不感慨,山、水、人在这里,是如此地和谐共生。
走进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标着各省牌匾的民宿,有“浙江人家”“安徽人家”等,概因该村几十年前由各省移民构成。村支书谭翊泉笑着说,村民们大多会几门外省语言,简称“外语”。
虽然懂“外语”,但这里却是“十三五”省级贫困村,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40户124人。尽管生态环境极佳,但交通不便、产业单一,“那时候,大家每天都为生计犯愁”,年过五旬的贫困户朱胜华说。
无独有偶,距东山村600里外的景德镇市浮梁县臧湾乡史子园村,也是一座移民村。记者到来时,但见村间操场上,孩子们在尽情嬉戏;一间间作坊里,茶叶揉捻机在轰隆隆欢唱。“当年被父母抱着从浙江淳安移民到了这里。”56岁的朱志水说,“小时候天天吃红薯,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米饭。”
从时间脉络上看,两村的根本转折均发生在大约8年前。以“生态 ”为切入点的扶贫攻坚行动吹拂着昔日沉寂的山村。在九江学院、江西农大专家的帮助下,东山村找准产业定位,启动了10多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,通过生态种养、微产业发展和生态旅游 就业及订单农业等,先后建起了1.3万平方米薄膜温控大棚、21个单体大棚等,村里陆续办起了农家乐、民宿19户。
谭翊泉掰着指头告诉记者,截至2020年5月,东山村流转土地达95.3%,已发展了有机蔬菜、苗木、皇菊、龙虾、稻田养鱼、淡水养殖和旅游多种产业,村民年均纯收入由2014年不足2400元上升到2019年的9600元,村集体经济也从负债几千元增长到年纯收入25.3万元。用朱胜华的话说:“贫困的帽子已经抛得老远老远了!”
而朱志水和村民们则依托著名茶乡的优势,在浮梁茶校老师们手把手地传授下,个个掌握了茶叶种植加工的过硬本领,同时通过专业合作社的一条龙服务,以“一村一品”走上致富路。问他收入多少,老朱笑呵呵地说:“反正家家户户都买了小汽车,你说日子好不好?!”
生态“治水”引来桃花水母
今年8月25日适逢农历七夕,游客纷至沓来,到庐山西海看桃花水母。
桃花水母是地球上一种最原始、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,最大体长仅2厘米,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“活化石”,有“水中大熊猫”之称。“桃花水母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,非超一般水质不肯现身。”中科院博士、南昌大学教师、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(以下简称西海)管委会挂职副主任兰志春介绍。
而在3年前的2017年,由于西海部分水质由Ⅱ级转为Ⅲ级,桃花水母已难觅踪迹。如何守护好西海生态底色,让“绿水青山”真正成为景区百姓脱贫奔小康的“金山银山”,成为横亘在西海管理者面前的严峻课题。
近年来,西海管委会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46座不同规模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站、铺设管网30余公里,均采用FMBR生物膜技术、人工湿地工艺等,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达4450吨,使西海水质恢复到全Ⅱ级标准。与此同时,渔业队的第一、三产业融合转型升级,并开发特色旅游小镇的饭庄、农家乐、民宿、民俗馆等近百家,新增就业670余人。
开了30多年渔船的陈礼江,去年通过培训后开起了游船,闲暇时还从事旅游三产,与过去捕鱼相比,收入不降反增,今年上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,纯收入仍然超过3万元。“和桃花水母相邀相伴,这是新时代的渔歌!”他开心地说。
“治山”与“治穷”相得益彰
家住上饶市婺源县篁岭古村的曹任来,今年55岁,曾经是个木匠,年轻的时候便出外打工,一晃就是20年。10年前听说村庄要整体搬迁到山下,他赶回来一度成为“钉子户”。“现在想来实在不好意思!”他腼腆地说。
篁岭坐落在高低不平的石耳山脉,有着600多年历史,村民们的住房大多年久失修,经专家考察存在地质灾害的隐患。为此,该村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,由山上整体搬迁到山下,原村落整体保护修整并规划为景区和民宿。要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,像曹任来这样的“钉子户”不只一家。
促使曹任来们改变想法的,不只是山下整洁宽敞的新居,还有人人都能吃上“旅游饭”的生活保障。一方面,村集体携手龙头旅游公司,通过市场经济杠杆,先后投资6亿元,以古村产权收购、搬迁安置、古民居“原真性”保护与开发的模式,打造“空中揽胜”“天街访古”“梯田花海”等游览区域;另一方面,原住民们均可根据意愿进入景区工作,成为“上班族”。
“村民下山、游客进村”,秀美独特的篁岭景区在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的同时,也给曹任来们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老曹告诉记者,景区建成开放后,他成为景区伺花弄草的园丁,月工资2700元,妻子也在景区食堂帮厨,山下的新居还开起了农家乐。“工作轻松、收入稳定,再也不用出外揽木匠活了!”老曹的笑脸透着满满的知足感。
以优美的山岭环境为背景、千亩梯田为依托、古村落民俗风情为主线的“篁岭模式”的成功运营,不但使昔日破败的古村跻身国家AAAA级景区、“篁岭晒秋”入选最美中国符号,也使得搬迁后的村民留住了“乡愁”,同时有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来源。全村320名村民“下山”后,年均纯收入从3500元增长至4万元以上。
行走在赣鄱大地,朱胜华、朱志水、陈礼江、曹任来们的故事俯拾皆是,在绿水青山的辉映下,江西“老表”们正在用勤劳坚实的步伐,丈量着美丽家园的短长,也编织着一幅幅金山银山的多彩画卷。
版权声明:
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,不对发表、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。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网络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,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联系邮箱:service@qeerd.com,投稿邮箱:tougao@qeerd.com